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二十大丨水乡突围记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2-11-09

开栏语


  江天寥廓风正好,前行举帜抒今朝。为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展现桐乡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中的特色做法和亮点经验,以及桐乡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蝶变跃升的成果,即日起我们开设“喜迎二十大”全媒体专栏,推出“喜迎二十大·我与互联网”“喜迎二十大·共同富裕”“喜迎二十大·数读桐乡”等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全市上下以昂扬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聚焦桐乡发展巨变,亮出系列标志成果,共同感受百万桐乡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铿锵足音。


一个县域,大小河流多达2300余条,河道总长超2400千米,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


密布的河网、纵横的河道,为桐乡贴上了江南水乡的鲜明标识。可揭开这层“标签”发现,水乡缺水、缺好水,戳中了桐乡人的痛处——


全域85%河道为过境水,不仅没有自己的源头活水,且平原河网的水体流动性不强,加上生产生活影响,十年前桐乡河网水质徘徊在V类的“后进生”之列,一些河道甚至是劣V类水。


怎么办?问水十年,桐乡打了一场突围战,拼出了县域水资源的修复地图。


后进变先进

一条河流的“摘帽”之路


金秋十月,清清河水宛如“绿腰带”穿过新村点,亲水栈道蜿蜒至远处,三五村民漫步其中。这是石门镇民丰村南桥头港的如画风景。



很难想象,多年前,这条民丰村的“母亲河”和桐乡不少大小河流一样,陷入了“路过要屏住呼吸,加快脚步”的黑臭窘境。


“我印象非常深刻,桐乡开展治水剿劣工作后,南桥头港水质检测结果为劣V类水,也就是最差的水质。”这张不合格的考卷,让身为该河河长的民丰村党总支书记高掌莲,如今想来依然不是滋味。这样的揭短亮丑,自2012年桐乡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后,迅速辐射至全市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以及劣V类水体。


“全市12个地表水常规检测断面,氨氮和总磷含量高,劣V类断面比例上升。”翻开10年前的检测报告,一项项数据倒逼全市上下马上行动。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退养并拆除两岸所有畜禽养殖场、对河道进行彻底清淤、建设生态浮岛……全市的“后进生”,开启了和南桥头港类似的“摘帽”攻坚。



2017年,桐乡在继续推进“五水共治”的基础上,打响了全面剿灭劣V类水的关键一役。就在当年,包括南桥头港在内的191个劣V类水体提前完成了销号。


民丰村村民的“母亲河”以Ⅲ类水的崭新面貌回归,还跃升为全市的精品河道,从后进变为先进。



提前“摘帽”的南桥头港,像一面镜子,照出全市劣V类水体的逆袭路。曾让村民不敢开窗的屠甸镇荣星村火炉浜,经治水攻坚,成了满目美景的乡村花园;同样曾让村民摇头的乌镇镇狮子浜,不仅成功剿劣,颜值也大幅提升……



十年漫漫治水路,桐乡举全市之力剿劣攻坚、铁腕治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


“最大的变化,就是脚步慢下来了,不用屏气小跑了。”站在南桥头港,村民乐于和记者说改变,顺手指向在建的“水下森林”和沿河拓展的新村点,又多了些期许。


“各自为政”变“同舟共济”

一名河长的治水自述


河的蜕变,离不开治水的人。


时间倒回10年前的冬天,桐乡首批“河长”走马上任,从市四套班子领导到村干部,全市建成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的河道“河长制”管理网络。


每一名河长的护水自述,都是桐乡治水攻坚的微缩图。包括河山镇王家弄村顾家村浜的村级河长张萍。



“原先,村民对于河道垃圾多、水体脏这些问题反映强烈,我作为河长压力很大。通过这些年的治理,情况大为改观。”作为有着10年护水经验的“老河长”,王家弄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萍感慨道。


王家弄村位于河山镇最西边,与湖州南浔区交界。全长1036米的顾家村浜,不仅联通镇级河道,还与上游湖州河道相融。多年来,这条河从清淤到拆除河边违建,修建步道、凉亭、清水平台和特色九曲小桥,再到跨县市联合治水……皆与桐乡水岸同治的进程同频共振。



两个月前,王家弄村还与善琏镇含山村、练市镇悦新村成立毗邻党建联建,组建10多人的党员志愿队伍共同护水。



早在2014年,全省吹响“五水共治”号角之际,桐乡与南浔两地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省首创跨地市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工作机制,构建“上游下游一盘棋”的治水格局。


此后,我市推进了一系列跨县市区域甚至跨省域的联防联治行动。今年夏天,嘉兴首个两省三县(嘉兴桐乡、湖州南浔、苏州吴江)联合河长制工作室落户乌镇,还在澜溪塘首次实现“行政河长、民间河长、空中河长”三方河长联合巡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居环境呈现可喜变化,这离不开生态修复的不懈推进。


这些年,桐乡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打出了截污纳管、清理清剿、产业整治、生态修复、清流活水、跨界联手、长效管理等一套组合拳,将治水从“各自为政”变为“同舟共济”。



一次次突围攻坚后,桐乡目前已三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两获“五水共治”大禹鼎。


“旁观者”变“参与者”

一位市民的护水心声


这座城市的水环境变化,老百姓一点一滴看在眼里。



“治水惠民生,但老百姓最初怕这是‘面子工程’‘一阵风工程’,认为治污是喊口号,都站在旁边看。后来治水这件事干了一年又一年,落地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渐渐河水由浊变清,岸边环境也改善了,不少群众开始转变观念。”市生态创建办治水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铁腕修复县域水资源地图的方式,不仅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也引得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共建美丽幸福新桐乡。



今年55岁的刘升文,家住梧桐街道春晖社区,小区附近有条圆明河。“3年了,我已经习惯利用早晚散步时间去河边走走,看到毁绿种菜的行为,我会上前劝导。河面有垃圾漂浮物,也会跟社区反映。”由于热心保护环境,刘升文当起了“民间河长”,不久前还被评为桐乡“最美环保市民”。


作为社区环保爸爸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还带动了身边的10多名亲友和邻居,一起巡河护绿,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同样热心的,还有河山镇王家弄村村民党员倪志明,“我家就在顾家村浜旁边,平时去河边散步,会留意有没有乱扔乱倒、破坏环境情况。今年村里还把保护水环境写入村规民约,引入积分制管理,大家护水热情高涨。”


问水十年,桐乡收获了什么?



从清三河、剿灭劣Ⅴ类水,到水生态修复、建设碧水河道、美丽河湖;


从榨菜行业整治,到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桐乡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白荡漾生态湿地饮用水源地成为百万人民的“大水缸”,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桐乡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改革纳入国家试点,在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介绍经验;


桐乡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国家试点改革,成为全国会议上的典型,提供了桐乡样本。



当一汪清水流淌向远方,

“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桐乡”的美好滋味

也流淌进百万桐乡人心间。

记者|周玥

通讯员|吴晔

编辑|俞珂

责编|施玉婷


最新动态:


江南最鲜,桐乡煲!
文明窗口|拆迁安置小区“变形记”
这张网,桐乡要实现五大“创新再突破”!
桐乡青年名嘴精彩对决,一等奖是他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